内容共5页 | 收藏该资料
第2页:养生官府菜干货、药材产地、功效一览表[1]
干货、药材名称 |
干货、药材的产地 |
功效 |
巴戟天,别名:巴戟。 |
广东、广西 |
是一种补益药,祛风药, 主治:阳痿遗精、宫冷不孕、月经不调、少腹冷痛、风湿痹痛、筋骨痿软。 |
杜仲,又名:丝棉皮、丝连皮、玉丝皮。 |
贵州、四川、陕西、湖北、湖南、云南等省,一些邻近省区有栽培。 |
具补肝肾、强筋骨、安股、降血压等功能。 |
枸杞子,别名苟起子、枸杞红实、甜菜子、西枸杞、狗奶子等。 |
华北、西北等地。其他地区也有栽培。 |
滋补肝肾,益精明目,用于虚劳精亏,腰膝酸痛,眩晕耳鸣,内热消渴,血虚萎黄,目昏不明 |
胡椒,分为白胡椒和黑胡椒。 |
胡椒原产于印度的热带雨林,早在2000年前已开始栽培,现已遍布亚、非、拉三大洲近20个国家。主要生产国为印度、印度尼西亚、巴西和马来西亚。我国最早引种胡椒是1947年,现已遍及海南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福建等五省、自治区。 |
性味辛、热;有温中下气、和胃止呕的功效。可用作健胃剂、解热剂、利尿剂及支气管黏膜刺激剂等,主要治疗消化不良、寒痰、肠炎、支气管炎、感冒和风湿病等症。 |
甘草,别名:美草、密甘、密草、国老、粉草、甜草、甜根子、棒草等。 |
主产内蒙古、甘肃、新疆。东北、河北、山西等地亦产。 |
补脾益气,清热解毒,祛痰止咳,缓急止痛,调和诸药。用于脾胃虚弱,倦怠乏力,心悸气短,咳嗽痰多,脘腹、四肢挛急疼痛,痈肿疮毒,缓解药物毒性、烈性。 |
沙参,别名:莱阳参、海沙参、银沙参、辽沙参、苏条参、条参、北条参。 |
华东及华北各省 |
养阴清肺,益胃生津。用于肺热燥咳、劳嗽痰血、热病津伤口渴。 |
玉竹,别名:地管子(河北),尾参(湖南、湖北),铃铛菜(东北、河北),竹节黄(贵州),笔管菜(东北、山东),竹根七(湖南、江西、陕西),地节(江西)。 |
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河北、山西、内蒙古、甘肃、青海、山东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安徽、江西、江苏、台湾及福建等地。 |
滋阴润肺;养胃生津。燥咳;劳嗽;热病阴液耗伤之咽干口渴;内热消渴;阴虚外感;头昏眩晕;筋脉挛痛。 |
淮山,别名:山药、怀山药、淮山药、土薯、山薯、玉延。 |
河南怀庆府,目前当地种植山药农户遍布襄阳地区,湖北省内荆州,荆门,周边河南,陕西等地。 |
味甘、性平,入肺、脾、肾经;不燥不腻。具有健脾补肺、益胃补肾、固肾益精、聪耳明目、助五脏、强筋骨、长志安神、延年益寿的功效 |
北芪,即黄芪,又名膜荚黄芪。 |
内蒙古 |
补气升阳,益卫固表,托毒生肌,利水退肿。 |
元肉,元肉又名桂圆,也叫龙眼,俗称圆眼。亦名益智、骊珠。属无患子科植物。 |
中国东南、南部及西南诸省。 |
性温味甘,益心脾,补气血;具有良好有滋养补益作用,可用于心脾虚损、气血不足所致的失眠、健忘、惊悸、眩晕等症。 |
当归 |
甘肃、云南、四川、青海、陕西、湖南、湖北、贵州等地,各地均有栽培。 |
补血、安胎、调经、活血止痛、润肠通便,用治中风不省人事、口吐白沫、产后风瘫。 |
该资料由会员「落第无声」推荐/供稿,来源:互联网公开渠道
免责声明:
1、本站作为一个公众分享型知识平台,旨在帮助大家可以更为方便快捷的搜索、查阅及交流厨艺技术,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,也无法对资料内容一一验证,仅供学习参考之用;
2、该内容由网友分享供稿,其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,如涉及文章内容、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与本站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