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共1页 | 收藏该资料
铁板鱿鱼卷,是将水发鱿鱼剞上麦穗花刀或者荔枝花刀呈现出美观的卷状,经过烹饪技法,将成菜放入铁板上的一款菜肴。该菜成型美观大方,形态整齐别致。入桌热气沸腾,香味四溢。并伴有沙沙声响,情趣高雅,宴席氛围良好,可称为铁板系列菜品中的佼佼者。铁板鱿鱼卷色泽红润悦目,层次鲜艳分明。入口糯软,口味香、辣、鲜融于一体。菜品成本低廉,是一道很有特点的招牌菜品,对于嗜好川菜的宾客来说,无疑是一款诱人佳肴。
一、鱿鱼的营养
鱿鱼营养价值很高,历来是名贵的海产品。鱿鱼的脂肪里含有大量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,并含有十分丰富的硒、碘、锰、铜等微量元素的食物。加上所含的高量牛磺酸,都可有效减少血管壁内所累积的胆固醇,对于预防血管硬化、胆结石的形成都颇具效力。同时能补充脑力、预防老年痴呆症等。中医认为,鱿鱼有滋阴养胃、补虚润肤的功效。并且可以缓解疲劳,恢复视力,改善肝脏等功能。因此鱿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。
二、鱿鱼的择选
有条件的厨房用鱿鱼,最好自己用水发,自己做的鱿鱼质量上乘,口感滋味都较市场上的优良。没条件发制的话,选择鱿鱼一定要做到一看、二摸、三闻、四尝。千万勿买用甲醛泡制过的鱿鱼,泡了甲醛的鱿鱼很有“卖相”,不但体大饱满、色泽鲜艳,用手捏扯还特别有韧劲,但是这属于有毒产品,是不可食用的。一定要买用食碱发制的。目前市场看到的鱿鱼有两种:一种是躯干较肥大的鱿鱼,它的别称叫“枪乌贼”,一种是躯干部细长的鱿鱼,它的别称为“柔鱼”,优质鱿鱼体形完整坚实,呈粉红色,有光泽,体面略现白霜,肉肥厚,半透明,背部不红;优质鱿鱼摸起来富有弹性,闻起来有海腥味,嘴咬一下比较劲道,后味略带碱香。劣质鱿鱼体形瘦小有残缺,颜色赤黄略带黑,无光泽,表面白霜过厚,背部呈黑红色或霉红色,用手轻轻一捏就烂了。
三、辅料的搭配
由于鱿鱼成菜带赤黄色和海腥味,故应科学巧妙搭配色泽鲜艳与去腥去异味的辅料,蒜薹在辅料中被广泛应用,就是因为它有色泽碧绿并可去腥增香,增加视觉美度的特点。另外为了增加营养和色度,用香菇辅助蒜薹的营养和悦目效果,从而使此菜更加趋于完美。挑选蒜薹一定要观察它的嫩度和颜色,具体方法为:将蒜薹根部掰断抽丝,有丝者为下品,无丝者为上品。选优质鲜香菇,应挑选如撑起的雨伞状,表面呈浅褐色或深褐色,有的呈肉桂色,颈干较短,大多为灰土色。菌肉撕开为乳白色,稍厚或很厚,质地细密,具有淡淡的香味。
四、花刀处理
鱿鱼的花刀处理的作用是易于原料的入味和降低原料的韧度,缩短原料的成熟时间,使热量穿透均衡,达到食材内外成熟并老嫩一致,食用起来柔软适口。花刀处理得标准与否直接影响着成菜的审美度和食欲度。先取一半鱿鱼用斜刀法在原料表面剞上一条条平行的斜刀纹,再将原料转一个角度,用直刀法剞上一条条与斜刀纹相交叉的平行直刀纹,一般深度是原料的4/5,然后直刀切条,入水加热后就卷曲成所要形态。鱿鱼上剞花刀有两种方法可以采纳,第一个是麦穗花刀,其二是荔枝花刀。这两者花刀非常相似,只是在鱿鱼剞麦穗花刀时切成梯形,荔枝花刀切成象眼块(菱形块),经过加热后就各现其形。
五、烹调技法
烹调即加热调味,系该菜非常重要的程序。鱿鱼和辅料需要在80℃的中度水温中掸水卷曲和变色,否则容易出水变老。主要调味品需要青花椒、川椒、辣妹子和熟芝麻。采用煸炒的技法,中火慢慢翻炒,避免动作过大使鱿鱼形状损伤。在翻炒过程中,同时要把铁板用锡纸扎紧,放到火炉上烧热后。将鱿鱼卷整齐划一地摆入,迅速传递上桌。入桌后一定要保持温度,务必呈现出雾气缭绕的奇特景象。
六、忌食人群
鱿鱼需烹调熟透后再食,因鲜鱿鱼中有一种多肽成分,若未煮透就食用,会导致肠运动失调。鱿鱼之类的水产品性质寒凉,脾胃虚寒的人应少吃。鱿鱼含胆固醇较多,故高血脂、高胆固醇血症、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病患者应慎食。鱿鱼是发物,患有湿疹、荨麻疹等疾病的人忌食。
菜品实例:
铁板鱿鱼卷
原料:水发鱿鱼500g,鲜蒜薹150g,鲜香菇100g,泡红辣椒50g,豆豉粒20g,姜米5g,蒜粒5g,葱末5g,精盐1g,味精10g,鸡粉3g,料酒20g,胡椒粉5g,橄榄油50g,洋葱丝50g,黄油20g。
做法:
A、将鱿鱼去掉头须,撕去筋膜,在中间软骨处顺鱼身切开成两片,每片均从净肉一头剞上平行的斜刀纹,再从另一头切同样花纹,再切成2cm的段,直至切完。蒜薹切成4cm的段,香菇切条。
B、锅内注入水烧开,下入鱿鱼烫至卷状,随即投入蒜薹、香菇掸一下,立即出锅。
C、铁板包上锡纸,放在文火炉上慢慢烧热。
D、锅内下入橄榄油烧热,下入泡红辣椒、豆豉、姜米、蒜粒、葱末炒香,投入调味品翻锅炒匀。铁板烧热抹上黄油、撒上洋葱丝、摆入鱿鱼卷,趁热迅速上桌。
特点:形态美观,诱人食欲。
该资料由会员「hujun80868」推荐/供稿,来源:互联网公开渠道
免责声明:
1、本站作为一个公众分享型知识平台,旨在帮助大家可以更为方便快捷的搜索、查阅及交流厨艺技术,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,也无法对资料内容一一验证,仅供学习参考之用;
2、该内容由网友分享供稿,其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,如涉及文章内容、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与本站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