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名吃学院 厨师之家
厨师之家〖chushihome.com〗精品厨艺教程推荐

试论菜肴的香

内容共2页  |  收藏该资料

第2页:试论菜肴的香[2]

首先,常用的是加热增香法,即借助于热量的作用促使烹饪原料主料的香气大量挥发,并与配料、调料的香味相交融形成浓郁香气的一种调香方法。如在烹制动物性或某些植物性菜肴之前炝锅,其就是利用热油对调料或香料进行加热,使调料或香料中的呈香物质大量挥发,同时被油脂所吸附,为菜肴增香;油炸、烤、煎、贴等菜肴在加热时,其主要目的是使菜肴成熟,但在同时也为了使菜肴在加热时生香。 这是因为呈香物质一般具有亲脂性,能够被油脂所吸附,在加热时渗入到原料内部去,使其呈现出特有的香气。同样在以水作为加热媒介时,原料内部的呈香物质也会发生一系列的水解作用,从而使呈香物质溶解于水中,同时渗透到原料内部去。制作泥茸菜时,加入以葱姜浸泡的葱姜水进行加热后便会产生香味。涮、汆、煮、煨等系列方法在加热时,原料都会不同程度地产生一系列香气。还有铁板系列菜,铁板除了起加热作用外,还起一个保温作用,让菜肴的呈香物质在热力的作用下源源不断地生出,从而诱发人的食欲。还有一些通过加热产生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的增香,如糖的焦化生香、脂化增香等等,都属于加热增香范围。凡呈香物质具有一定的挥发性,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,才能够通过鼻腔,经嗅觉神经,传到大脑产生嗅觉。而加热生香便是为了加快其挥发性,从而使香气快速挥发出来。

其次是抑制异味调香法。烹饪中的异味,是指原料中本身所固有的,或是因腐败变质、加工不当所产生的各种气味,如腥、膻、臊、臭、苦、焦煳味。这些人们不喜欢的异味,在菜肴制作过程中要尽量减少或者将它除净。通常采用的是洗涤、焯水、初加工(除去腥臊部位,如猪腰的腰臊部位、鲤鱼的鱼筋等)、过油等方法消除异味。当采用这些方法还不能彻底消除异味时,则需要采用浓香的各类调料来加以掩盖、中和、消除,以压抑异味。如采用中和去异味增香法,在烹制各类水产品时往往要加入适量的食醋来达到去腥增香的目的。水产品的腥味主要是水产品中的赖氨酸通过酶的分解生成的。水产品死后,这种分解作用就加剧,从而导致腥味更重。这些腥味物质,由于是蛋白质或者氨基酸分解而来的,大都具有碱性,所以常用醋来中和,同时要相应地加入一些料酒,因为料酒中的酒精可将腥味成分从水产品中溶出,利于加热时挥发除去,以达到去腥目的。另一种方法是运用各种调味手段和加热方式,来消除、减弱或掩盖原料原有的异味,同时突出或者赋于原料香味,如某些原料在上浆前需经葱、姜水浸泡,然后加入料酒、醋、盐、胡椒粉等进行增香,这一过程,既是一个调味过程(加热前调味,也叫基本调味),同时又是一个去异味增香之过程。或者将原料进行腌制,加入葱、姜、黄酒、花椒等芳香调料,让各种香料中的呈香物质被原料充分吸收,再加热,使各种异味挥发。焯水加热时,可除去原料中的水溶性物质,如尿素、氨、胺类等异味成分;过油可以破坏、消除原料中的呈异味物质。某些菜肴在加热后还要进行增香,如加入香葱、胡椒粉、麻油、花生油、蒜泥、香菜等等,以使菜肴达到更香、更完善的境界。这种利用辛香料来增香是因为姜、葱、蒜在烹调中使醛、酮等腥味成分发生氧化反应和缩醛反应,使有机酸发生酯化反应,从而使腥味减弱,菜品增香。

再次是密封增香法,这也是在烹制菜肴时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增香方法。它是建立在加热增香基础上的一种辅助手段。在菜肴制作时,由于呈香物质具有挥发性,为了尽量地减少其挥发程度,常采用封闭的方法对原料进行加热,从而使菜肴在上桌时获得较浓的香气,如各种风味的瓦罐煨、竹筒烤制菜、泥烤菜、纸包菜等都是采用了封闭调香的方法。采用这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既保持了香味,又增加了菜肴的鲜度和减少了营养的损失。除了密封增香法,还有利用具有特殊香气的樟木、枣木、苹果木、茶叶等对菜肴进行增香,以达到特殊风味的效果,这就是熏烤。其原理主要是由木材中的纤维素、丰纤维素、木质素加热分解产生的香味物质、木材本身的香气物质和香气前体产生的气味物质加热挥发后,通过烟雾,经扩散、渗透、吸附进入内部或菜肴表面,使之具有特殊香气。

在菜肴制作过程中,运用调香的方法对菜肴进行调香增香往往不是单独运用,很多情况下都是综合交会融合在一起。为了使菜肴达到香气怡人,为消费者喜欢,除了正确运用各种调香方法外,还有一个与香气有着密切关系的环节也不容忽视,那就是菜肴的温度。特别是热菜中,素有“一热三分鲜”之说,其当中鲜的含义除了口味以外,在很大程度上还包含着菜肴的香味。菜肴中的呈香物质挥发的浓度、速度与菜肴之温度有着密切关系,温度高,浓度就大,速度则快;反之一旦菜肴温度下降,菜肴香气的挥发性就大大降低,甚至会产生一系列的腥味、膻味和异味,如各种海产品、肉制品菜肴热香冷腥 效果十分明显。所以在菜肴制作(特别是热菜)时,一定要注意菜肴的温度(包括制作方法、程序、上菜速度等),从而使香气更加突出,更易被消费者所接受,使菜肴真正达到色、香、味、形等诸方面俱佳的效果。


●该资料共2页

该资料由会员「诠释永远」推荐/供稿,来源:互联网公开渠道

免责声明:
1、本站作为一个公众分享型知识平台,旨在帮助大家可以更为方便快捷的搜索、查阅及交流厨艺技术,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,也无法对资料内容一一验证,仅供学习参考之用;
2、该内容由网友分享供稿,其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,如涉及文章内容、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与本站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。

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网站
Copyright © 2009 zhmc123.com All Right's Reserved.
菜谱小吃、配方秘方、烹饪技术、厨师厨艺、美食资料、小本创业技术资料分享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