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名吃学院 厨师之家
厨师之家〖chushihome.com〗精品厨艺教程推荐

脆皮糊的调制技术

内容共1页  |  收藏该资料

脆皮菜肴入口松脆鲜嫩,是近年来较受欢迎的一道工艺菜。它通常是把加工成形的原料挂面粉、生粉、色拉油、化学疏松剂和适当的水搅拌成的稀糊后油炸而成。成品的外壳呈半透明状,色泽金黄。它的制作关键是调制脆皮糊,脆皮糊的调制是初学者较难掌握的一项技术,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调制的糊,也可说是千差万别。怎么才能掌握它的成形及操作要领呢?现就本人在工作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并结合有关理论知识,对糊的性质原理及调制方法简述如下:

一、脆皮糊原料的选用
1.脆皮糊中面粉的选用
脆皮糊选用的面粉就是通常使用的精制粉,它色泽纯白颗粒细,由淀粉、蛋白质等组成,其蛋白质由麦麸蛋白和麦胶蛋白组成。麦胶蛋白具有黏性好的特点,能使原料在挂糊时较黏,制作菜肴时不至于滑落。而麦麸蛋白有一定的韧性和较好的抗拉强度,能抵御化学疏松剂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导致的膨胀,使内部产生很多孔隙,形成片状或椭圆的多孔结构,在制作时粉糊不会走散。正是由于麦麸蛋白和麦胶蛋白构成了统称的“面筋”,才能使脆菜肴具有一定的骨架。但是仅用面粉经膨松油炸后的成品,外层不够松脆,质地不够细腻,风味也会逊色不少。因为面粉中的“面筋”大多在26~30%左右(以湿量计),淀粉含量只有65%~70%左右,而脆皮糊所需要的“面筋”量一般要在15%~29%左右,才能使脆皮菜肴入口稍一咬嚼即外皮脆松而化,射伤味蕾触及主料的本味,达到理想的效果。所以还要加入无“面筋”产生的其他原料,来稀释“面筋”的浓度,调节“面筋”的润度。

2.脆皮糊中淀粉的选用
在调制脆皮糊时一般多采用淀粉(生粉)来补充仅有面粉做脆皮糊面筋过强、光洁度差、不够松脆的不足。烹调中常用的淀粉有马铃薯淀粉、玉米淀粉、绿豆淀粉和小麦淀粉,这类淀粉分子颗粒大,含直链淀粉量高,结构疏松,黏性和吸水性较好,色泽纯白,质地细腻,能促进成品的松脆程度,改善成品的色泽,降低面粉的面筋强度。
但面粉和淀粉在一起搅拌时容易使面筋黏合成块,面筋在糊中分布不均匀,影响操作,对菜肴质量产生不利因素。要使成品颜色鲜艳,光亮滑润且松脆,还需要进一步降低“面筋”的强度。同时,为使“面筋”在糊中分布均匀,还需油脂的配合。

3.脆皮糊中油脂的选用
在脆皮糊中加入油脂,能使面筋和淀粉中的其他物质合成,油脂分布的在蛋白质(面筋)或粉粒的周围形成油膜。由于油脂中含有大量的疏水基,限制了蛋白质的吸水率,油脂加入越多,面粉、淀粉的吸水性越小,形成的“面筋”就越少。面粉的吸水率随着用油量的增加而降低,又由于油膜的相互隔离使已经形成面筋微粒不易彼此黏合在一起,形成了大“面筋”块,产生了降低脆皮糊的弹性和韧性的松脆结构。在制作脆皮糊时一般多采用色拉油,其质地清澈,是烹调中广泛使用的油脂。

4.脆皮糊中疏松剂的选用
脆皮糊中疏松剂结构除了上述配料的互相调节、扬长避短外,主要还是加入化学疏松剂的缘故。化学疏松剂有两类,碱性疏松剂和复式疏松剂。
碱性的有小苏打、碳酸氢钠、碳酸氢铵、碳酸铵。复合疏松剂有小苏打和明矾、小苏打和酒石酸氢钾、小苏打与酸性磷酸钙。碱性疏松剂在加热时除产生需要的二氧化碳气体还产生氨气,产生氨气的速度快、比重小,上冲力大,容易使成品内部组织孔洞过多,不均匀。氨气还有强烈的刺激性,并在制品中有残留量,使菜肴表面或内部产生黄色斑块,对维生素也有破坏作用,因此,碱性疏松剂在脆皮糊中使用时有一定的缺点。
所以在调制脆皮糊时一般多采用复合疏松剂。它是由碱剂、酸剂及填充剂组成的:碱剂通常为小苏打;酸剂则种类很多,常用的有酒石酸氢钾、明矾、酸性磷酸钙等物质;填充剂由淀粉、脂肪酸构成,其作用在于增加疏松剂的保存性,防止吸潮结块而失效,也可减缓气体产生,使气泡的产生比较均匀。复合疏松剂的优点在于消除碱性疏松剂的弊端,它的疏松原理是脆皮糊制品油炸受热过程中,碱剂与酸剂发生中和,放出二氧化碳气体,使菜肴不残留碱性物质,从而能提高菜肴的质量。

二、调制脆皮糊的比例
调制脆度糊是以上几种原料的恰当配比,再加适量清水的调和过程,调制方法是面粉、生粉、色拉油放在一起加水调和,制糊时要根据面粉的筋度,适当搅拌。如采用高筋粉,就需要将面筋调起,否则搅拌后面筋就会结块,不利于操作,影响菜肴质量。脆皮糊的调制方法常用的有四种:

A.用发酵粉20g、面粉500g、淀粉150g、水600ml调制成糊状,静置片刻即可使用。这种糊制作速度快,适宜批量生产,但由于配比,稍有不慎,制成的成品质量就会各有不同。
B.发酵粉10g、面粉400g、淀粉100g、食物油100g、水50ml、蛋清100g。把蛋清抽打成蛋糊,分几次与面糊混合即可。这种糊制作工艺较复杂,但它的蓬松程度较好。
C.用豆腐100g,熟猪油20g,面粉200g,水250ml,将豆腐搅碎和其他原料搅匀,天热放置2h,天冷放置4h后使用,其营养成分较高,但制作时间过长。以上三种比较常用。
D.最佳的制作方法,用发酵面团75g、面粉370g、淀粉125g、精盐10g、水550ml调匀,静置4h后再加入花生油160g和适量的碱水搅拌,在静止25min即可使用。这种方法是用微生物疏松的方法,如果用过量的脂肪则会在酵母细胞外形成一层油膜,使酵母细胞外界的水与其他物质隔离,阻止其吸收营养,影响酵母繁殖,达不到饱满的要求。用这种方法制作脆皮糊虽然制作过程长,但是由于利用微生物疏松,所以避免了化学添加剂的使用,提高了成品的营养成分,并且松脆的程度较前几种都好。经多次试验,打破了一般脆皮制作不能浇汁的缺陷,用此种方法制作成品经浇汁后,仍能长时间保持菜品的饱满和松脆,并且一次调糊用不完,可存放再次发酵利用。

从以上四种脆皮糊的用料不难看出,面粉是主要用料,面粉中除含有淀粉还有面筋。面筋在菜肴中不但起骨架作用,而且影响菜肴的气泡度和内部疏松、脆的组织结构。过多的面筋容易引起成品干瘪,达不到饱满的成品要求。因此制作脆皮糊时宜选用面筋含量较少的面粉,还可以加入淀粉,减少面筋含量。油脂的使用也是脆皮糊制作的关键。炸制菜肴时油脂从容器的表面吸收热量再传递到制品的表面,然后以两种方式传递到制品的内部。一种是热能,由制品表面逐渐传向内部。另一种是热量直接由油脂带入制品内部,使得制品内部很快受热成熟。所以制糊时要加入油脂,但必须根据糊的种类掌握油脂投放数量与顺序。前三种调糊时油与面粉一起调匀后静止。第四种是先发酵,再放油脂,再发酵。

在原有调制脆皮糊的基础上,现在我又加入了一些绿色食物的调色,例如加入菠菜汁,制出翡翠糊;加入南瓜茸,调制成金汁糊;加入胡萝卜、香菇、绿叶菜制成彩色糊;加入碧螺春茶叶制成碧螺大玉等,既丰富脆皮糊多姿多彩的形态,又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合理膳食的要求。但在调色和添加食物时要做到色和量的结合。

三、调制脆皮糊的关键
1.脆皮糊浓度厚薄直接影响成品的光滑度,太厚,制作出的成品就不均,表面不光滑;太稀,制作出的成品形态不饱满。只有浓度正好时才会达到满意的效果。
2.调制脆皮糊时不能用器具将其搅拌上劲,也不能用手有力抽打,哪怕是搅拌几下都可能会使面糊上劲,更不能在前三种粉料里面加食盐,加盐后更容易上劲,影响制品的松脆且达不到制品挂糊时的质量要求。
3.发酵粉的投放不宜放得过多,过多不但会产生涩味,并且脆皮糊在炸制时容易破皮,很容易造成灌油现象。

该资料由会员「风吹麦浪」推荐/供稿,来源:互联网公开渠道

免责声明:
1、本站作为一个公众分享型知识平台,旨在帮助大家可以更为方便快捷的搜索、查阅及交流厨艺技术,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,也无法对资料内容一一验证,仅供学习参考之用;
2、该内容由网友分享供稿,其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,如涉及文章内容、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与本站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。

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网站
Copyright © 2009 zhmc123.com All Right's Reserved.
菜谱小吃、配方秘方、烹饪技术、厨师厨艺、美食资料、小本创业技术资料分享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