蒸,是以水蒸气传导作为传热媒介,将经过加工整理的烹调原料调味后,盛装入屉,密封加热使其成熟软嫩、入昧成菜的一种烹调方法。它既适合制作筵席中的大批主食、菜肴,又适合制作筵席中的软质糕点、小吃等。蒸不仅可制菜肴成品,又常配合多种烹调方法成菜,还可用于原料的初步处理、菜肴的保温以及炊(餐)具的消毒。
1.从蒸的历史来讲
在中国独特的炊具——甑产生后,“蒸”法才得以问世。据考证,在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甑,有了甑就有了“蒸”,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了。《说文》:“蒸,火气上行也。”这一时期,蒸可用于做饭,《周书》有“黄帝始蒸谷为饭”的记载,《诗经·生民》形容蒸饭说:“释之叟叟,蒸之浮浮。”《正义》解释说:“洮米则有声,故言叟叟之声,蒸饭则有气,故言浮浮之气。”显然,这是指水吸收火的热能,使甑的内压形成100℃以上的蒸汽。蒸也可用于做菜,《论语》中已提到“蒸豚(小猪)”,到战国时楚国有美食“蒸凫(野鸡)”,北魏时有名菜“蒸熊”、“蒸藕”,唐朝时有“醋蒸鸡”,宋代有”蟹酿橙”,系用蒸法。元时有蒸鲥鱼,明清时有盏蒸鸡、清蒸肉、藏蒸猪、蟹丸(放入竹筒内蒸)、干锅蒸肉、黄芪蒸鸡等。另外,《周礼·天官·笾人》中提到的名点“饵”也是蒸咸的。
蒸的历史真可谓源远流长。但在西方,直到当今,人们也极少使用“蒸”法。像法国这样在烹调技术上享有盛誉的国家,据说法国大厨们连“蒸”的概念都没有。说来有趋,西方人发明蒸汽机,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,但东方人利用蒸汽的历史却比西方人为早,可见东方早在史前时代就已进入了自三的“蒸汽时代”。
2.从制熟工艺来讲
蒸制成熟咸菜,常用的主要方法有干蒸、清蒸、粉蒸、糟蒸、竹蒸、包蒸、扣蒸,此外还有酿蒸、芙蓉蒸、酒蒸、炸蒸、煎蒸、裹蒸、悬蒸、排蒸、盏蒸、糖蒸、烧蒸、脂蒸、乳蒸等等。最常用的蒸制法:一是千蒸,是将经过初加工的原料调味(不加汤水)定碗,直接放入蒸笼内蒸,如扣三丝、干蒸鱼、荷叶肉,再如制作甜菜时干蒸莲子、干蒸山药等。二是清蒸,蒸晶不用酱油、美极鲜等有色调味晶,调味不宜过重,以突出原料的鲜美滋味,对主料不挂糊、上浆、拍粉、勾芡以及煎炸等处理,直接蒸制成熟。这种方法主要用于禽类、鱼类(水产)原料,一般常以冬笋、冬菇、火腿、菜心等为配枓,如清蒸鱼、清蒸鸡、清蒸甲鱼、清蒸鳜鱼、神仙蒸等。三是粉蒸,将主料加工成片、块或茸状、球形,均匀拌上调味料入味,加香油(或熟花生油)拌匀,(含油脂多的原料少力口油,含油脂少的则多加油),再均匀地粘附熟制米粉,直接入笼或装入盛器内入笼蒸制,如珍珠丸子、粉蒸排骨、粉蒸牛肉、荷味米粉肉、粉蒸鸡、粉蒸扇贝等,蒸熟后取出即可食用。四是扣蒸,原料定型以整体形态或刀工处理成长片或块状等较大形状的原料,调味定色装入盛器内,入笼密封加热蒸熟,菜肴成熟滗出汤汁,用水淀粉勾芡淋在菜肴表面即可。扣蒸最普遍使用的是五香、腐乳等味型,调味注重口味醇厚滑润、色泽金黄或红润,代表菜如梅菜扣肉、万字扣肉、豉汁鸭条、腐乳扣肉、五香扒鸡等。
蒸还可用于某些原料的涨发,例如鱼翅、干贝、海参、蹄筋、银耳、鱼骨、鱼皮、鱼肚、海米、干肉皮等干韧原料的蒸发,将其放入笼屉中蒸,利用蒸汽传热,使原料内部充分吸收水分,达到回软膨胀、体积增大。蒸发可保持原料的完整性。
3.从菜肴口味来讲
蒸制原料的调味,其用科复杂,蒸制的成菜品种较多,其菜肴操作工艺流程也具有多种特色,蒸制菜肴口味多样,制作方法多变。既能保持原色、原汁、原味,又能做到口味多样,变化无穷。蒸制菜的原料必须鲜嫩,同时把好调味的“六关”:一是要合理搭配和使用调味料,做到咸、酸、苦、辣、甜、香、鲜巧妙配合和合理使用。二是按不同的原料和不同的菜肴要求进行不同的调味。如动物性原料味腥油腻,宜多用去腥腻能力强的调料;植物性原料味淡无油,宜多用味浓重油的调料;需要突出香辣昧的,宜用浓香和昧辣的调料;需要突出清鲜味的,不用麻、辣、苦等刺激性强的调料等等。三是掌握调科的用量,做到投料恰如其分,色好味正。四是熟悉调味的先后顺序。鲜活、细嫩易熟的原科宜于调味后进行蒸制,以防止由于调味科的渗入使原料水分排出而影响咸菜的质地。大部分的菜肴都要在蒸制前调准口味,只有海味及水产品原料在调味蒸制咸菜后,再辅带调味晶补足滋味,以提高风味特色。五是原科调味后,应根据原料的不同性质进行不同时间的腌渍,动物性原料腌渍的时间较长,约半小时或更长时间,植物性原料腌渍的时间较短可不腌。六是原料在调味的同时还需添加适量的调色剂,如糖色、红曲粉等,但禁用人工色素,也有不需要添加调色剂,而是利用调料的颜色来调整原料色彩。
根据原料性质、形状、成菜及烹调要求的不同,蒸制菜一般用4种火候:一是旺火沸水速蒸。要求用质地鲜嫩易熟的原料,形状较小,只要蒸制成熟断生即可。采用旺火沸水速蒸一般应蒸10分钟左右,如粉蒸牛肉、蒸肉焖子、生蒸三丝、清蒸鱼类等莱肴;如蒸制过火,则原料变老,口感粗糙,失去鲜嫩特点。二是旺火沸水长时间蒸。凡原料质地老韧、形体较大而又需要蒸制成酥嫩软糯的菜肴,均采用此法。蒸制的时间还要视原料质地老嫩而定,一般需要1~2小时左右,以蒸至原料酥糯为止,如荷叶粉蒸肉、香酥鸭、扣肉等。三是中火、小火沸水徐徐蒸。适用于质地新鲜细嫩的原料,经过较细致加工,要求保持鲜嫩,保持菜晶形态,如绣球鱼翅、酿菜心、琵琶虾、山东酥肉、竹笋肝膏汤、芙蓉嫩蛋、葵花鸡等菜肴的熟处理,以及蛋糕、鸡糕、虾糕等半成品原料的蒸制;若火力过大,蒸汽的冲力过猛,就会导致原料起蜂窝眼、质老、色变、味败,甚至使形状散乱。四是微火沸水保温蒸。它是用旺火烧开后转为微火蒸的方法,一般多用于上菜前的保温,但应注意笼屉内菜肴必须盖严,以防流入蒸馏水。
蒸制可增加菜肴的清香味,并能减少原料中的异味,减少肥腻的口感。例如荷叶粉蒸肉,在蒸制时用荷叶将肉和米粉包裹起来,经过长时间的加热,使荷叶的清香味充分融于菜肴中,而且肉质熟烂,风味独特,软糯爽口。再以蒸干贝为例,这一款较有特色的海鲜川菜菜肴,系用独头蒜作底,上面覆盖上等的干贝,经蒸熟后食用。吃这道菜,主料干贝的口味往往被忽略,而底菜独蒜的味道倒是喧宾夺主,蒸熟的独蒜稀烂如泥,在吸收了干贝的鲜味后,那股蒜香味更为特别,菜一出笼,还未上桌,便芬芳四溢了。
4.从营养卫生来讲
蒸,原料经整理加工后入笼,在封闭状态下以水蒸气为传热介质,不经翻动,不存在原料有烧焦烧煳的现象,湿润性、保原性、适口性都比较好。它能使食物吸收少量水分,而不使它的成分溶解或分解于水中,能更多地保持食物的原形、原味和营养成分。同时,由于蒸汽的存在,在蒸的过程中隔绝了氧气,减少了食物维生素的氧化破坏,不会使矿物质遭到损失,对糖类及蛋白质起部分水解作用,对脂肪则无显著影响,蒸制成品色、香、味、形、养俱佳,有利于消化吸收,使营养素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营养效能。虽说蒸使其他少部分耐热性不强的维生素B族、维生素c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,但在蒸制时,也往往会使水溶性维生素及矿物质易溶于蒸莱的汤水中。在制作蒸菜时,要注意合理配方,注重食品的营养科学性,使其符合营养搭配互补原则,使营养素与人体需要保持平衡,从而提高蒸制食品的营养价值。
蒸不同于油炸等高温制法,在做炸类菜肴过程中,所有营养素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,蛋白质因高温炸焦而严重变性,脂肪也因炸产生一系列反应,使营养价值降低。油炸要比蒸损失的维生素多一些,炸熟的肉会损失B族维生素;烤、熏制品也会导致大量维生素损失,还会产生致癌物质,降低人体对营养成分的吸收率。总之,一般蒸制品不仅味道好,还能保证食用安全,杀死寄生虫及虫卵,例如旋毛虫的包囊、蛔虫卵、华枝睾吸虫的囊蚴都会因蒸制而灭活,而且能保存较多的营养素,从而有利于人体健康。
该资料由会员「邻家女孩ff」推荐/供稿,来源:互联网公开渠道
免责声明:
1、本站作为一个公众分享型知识平台,旨在帮助大家可以更为方便快捷的搜索、查阅及交流厨艺技术,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,也无法对资料内容一一验证,仅供学习参考之用;
2、该内容由网友分享供稿,其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,如涉及文章内容、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与本站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