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共2页 | 收藏该资料
第1页:详解中国菜肴味型分类及其调配与应用 (二)
7.甜辣味型
由甜味和辣味调味品调配而成,主要呈甜味和辣味的味型。常见味有:咸甜辣味、咸鲜辣甜味(加红油俗称红油味型)。代表的菜例有:“甜辣白菜”、“红油肚丝”等。
(1)咸甜辣味:是以咸味、甜味和辣味调味品构成。
此味风味特点是辣甜鲜香,回味略咸。是以特别的辣油与白糖、酱油、味精等调配而成。
还因不同地方菜肴风味的需要(如四川、湖南、陕西、山西等某些地区),运用咸甜辣味时,还酌加些醋、蒜泥或芝麻油。这种味型多用于冷菜。调制此味的原理是须掌握其辣味应比麻辣味型的辣味轻,其甜味则要略重于家常味的甜。酱油提鲜味、定咸味并辅助白糖和味。白糖不仅提鲜、和味、缓辣,而且使辣味和甜味本身更加突出。
此味适于以鸡、鸭、猪、牛肉等和家禽、家畜的肚、舌、心等肉脏为原料的菜肴以及块茎类鲜蔬为原料的菜品。例如:“甜辣白菜”、“甜辣猪肚”、“甜辣甘蓝”等。
(2)咸鲜辣甜味(俗称红油味型):是以咸味、鲜味、辣味和甜味调味品构成。
此味风味特点是咸鲜香辣,回味稍甜,四季皆宜。是以食盐、红辣椒油、芝麻油、红酱油、白酱油、白糖、味精等调配而成。
其中食盐一般用于定味,使原料预先有一定的咸味基础;白酱油提鲜味、定咸味;红酱油提色、增香、辅助白糖和味;白糖和味、提鲜、缓辣,使味更反复有味;以上几种调味品所组成的咸甜味,应是咸味适当,甜味以入口微有感觉为度。红油一定要突出香辣味,重用油而不宜辣味太甚;味精用量以菜肴鲜味突出为好;芝麻油增香、压异味,使香味更有反复;配合中应做到“咸里略甜,辣中有鲜,鲜上加香”原理。在调配过程中,先将红酱油、白酱油、白糖、味精调匀、溶化后,再加入红油、芝麻油调匀即可。
此味在多用于凉拌菜肴,与其他复合味一般都不矛盾,佐以酒饭菜肴的调味菜都适合。但其原料应是本味较鲜的品种,如鸡、猪肚、猪舌、肉类和新鲜的蔬菜。即使用本味寡淡的原料,也应有带鲜味的品种配合(例如:“凉拌三丝”之类的菜肴)。常见的菜例有:“红油耳片”、“红油牛肚梁”、“红油笋片”、“红油皮扎丝”等菜品。要注意的是如果原料不用码味,盐就可以直接放入酱油中溶化。
附:红油的制法:有两种方法,第一种是将辣椒面装入专用的容器(如陶瓷、搪瓷器皿等)内,将植物油烧至七八成热时,将锅端离火口,待油温稍低时,把油倒入盛有辣椒面容器内搅拌均匀,使其酥香,油呈现红色即成(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油与辣椒面的比例一般掌握在5∶1);第二种是将干辣椒摘去蒂,在锅内加少许植物油,将辣椒倒入锅中用小火烘焙成棕红颜色,取出舂细装入容器内放入少许八角备用。将凉油入锅,下入拍破的生姜和葱白结及紫草,用旺火烧至七八成热时,将锅端离火口,拣去姜块和葱结及紫草,待油温降至120℃~130℃时(如用生辣椒面,可用140℃~l50℃的油温),倒入盛辣椒面的容器内搅匀,晾冷即成。
8.甜麻味型
由甜味和麻味调味品调配而成,主要呈甜味和麻味的味型。常见味有:咸甜麻味、咸鲜甜麻味。代表的菜例有:“面辣椒(青柿子椒)”、“麻仁香酥鸭”等。
(1)咸甜麻味:是以咸味、甜味和麻味调味品构成。
此味风味特点是甜麻、清香、味美、以甜麻味为主、咸味为辅。是以食盐、白糖、花椒面、葱、姜等调配而成。在配合中其原理是食盐提香,压异味,在此基础上主要突出甜味和花椒的香麻味,用量以菜肴甜味和香麻味突出为度;葱、姜提香,促使咸甜麻味更加味美和谐。一般适用于炒、炸类菜肴,佐酒下饭均可。其代表的菜例有:“面辣椒(青柿子椒)”等。
(2)咸鲜甜麻味:是以咸味、鲜味、甜味和麻味调味品构成。
此味风味特点是甜麻、清香、浓郁、以甜麻味为主、咸鲜味为辅。是以食盐、白糖、花椒面、味精、绍酒、葱、姜等调配而成。
其原理是食盐提香,压异味,用量以菜肴甜味和香麻味突出为度;味精提鲜,用量以菜肴入口能尝到鲜味为好;绍酒去腥、解腻、增香、渗透味;葱、姜起增香的作用。此味烹制后应具有甜、麻、咸、鲜、香兼而有之。一般适用于烧、炸类烹调技法的菜肴,佐酒下饭均可。其代表的菜例有:“麻仁香酥鸭”等。
9.酸辣味型
由酸味和辣味调味品调配而成,主要呈酸味和辣味的味型。常见味有:咸酸辣味、咸鲜酸辣味(俗称酸辣味型)、芥末咸鲜酸辣味(俗称芥末味型)。代表的菜例有:“酸辣泡菜”、“酸辣肚尖”、“芥末鸭掌”等。
(1)咸酸辣味:是以咸味、酸味和辣味调味品构成。其具体应用方法如下。
此味风味特点是香辣咸酸、鲜美,清爽利口。多用于冷菜。以食盐、白酱油、红油、香醋、芝麻油等调配而成。
其配合中的原理是以食盐定咸味,白酱油和味提鲜,辅助咸味之不足。根据“盐咸醋才酸”的道理,此味的咸度应比一般菜肴高些;醋是提鲜、杀菌、解腻、除异味,用量以菜肴食时酸味适中为度;红油香辣提鲜、解腻、压异味,用量以辣味不太浓烈为好;芝麻油用量以菜肴有香味为准。总之,此味型是以咸味为基础,酸味为主体,香鲜辅助味。
在调配中先将白酱油、香醋、食盐充分搅拌均匀后,再加入红油、芝麻油调匀即可。在应用上此味虽香辣咸酸,却比较清淡可口,风味独具。与其它复合味型均可配合,夏秋季节佐以酒饭菜肴都较适宜。
最后提醒注意的两点:一是此味的香醋一定要选用上品;二是如有红辣椒是鲜品,可将其剁成细茸泥,经盐、醋浸渍腌后来代替红油使用,别有风味。代表的菜例有:“酸辣鸡丝”、“酸辣兔丝”、“酸辣莴笋丝”等。
(2)咸鲜酸辣味(俗称酸辣味型):是以咸味、鲜味、酸味和辣味调味品构成。其具体应用方法如下。
此味风味特点是醇酸微辣,咸鲜味浓。多用于热菜。以食盐、醋、胡椒粉、味精、酱油、绍酒、葱、姜、芝麻油、猪化油等调配而成。
配合中其原理是以食盐定咸味:酱油和味并增色、提鲜,并辅助定味。醋是提鲜、除异味、解腻,用量以菜肴入口酸味适中为度;胡椒粉用量以菜肴食用时有其特有的清香鲜辣味为准;绍酒除异、提鲜、解腻、增香,用量适当;姜、葱增香并除异味,并辅助提高胡椒粉的味,用量宜少;味精提鲜、和味,但对醋的酸味有压抑作用,用量应适度;芝麻油、猪化油滋润菜肴,提高香味,用量应满足菜肴的需要;烹制后的此味应是“咸酸辣突出,清香醇正可口”,方能突出风味。
在烹制过程中,锅内猪化油烧至五成热时,放入肉粒,煸酥香;再下入其他原料略炒一下,掺入鲜汤,加入盐、绍酒、姜、胡椒粉烧沸出味,用湿淀粉勾清芡,加入酱油、醋、味精、葱,味正后盛入碗中,淋上芝麻油即可。此味具有解腻醒酒,调剂胃口,和味提鲜,增进食欲的作用。夏末秋季最适宜,佐酒下饭菜都较适合,此味与其他复合味配合均可。
应用范围是海参、鱿鱼、蹄筋、鸡肉、禽蛋、蔬菜为原料的菜肴,例如:“酸辣蹄筋”、“酸辣蛋花汤”、“酸辣鱿鱼”、“酸辣虾羹汤”等。
最后需注意的一点是,此味需掌握咸味是基础,没有一定的咸味,酸味就不好吃(这就是所谓“盐咸醋才酸”的道理所在)。酸与辣的关系,酸味是主体,辣味只是起辅助风味的作用,千万不要改变这层关系。否则,就调配不出正宗的酸辣味型来。
(3)芥末咸鲜酸辣味(俗称芥末味型):是以芥末味、咸味、鲜味、酸味和辣味调味品构成。其具体应用方法如下。
此味风味特点是咸酸鲜香,芥末冲辣,清爽解腻。多用于冷菜。以食盐、醋、白酱油、芥末糊、味精、芝麻油调配而成。
配合中其原理是以食盐定味,白酱油辅助盐定味、提鲜,用量以组成菜肴的咸度适宜为准;在此基础上,醋提味、除异味、解腻,用量以菜肴在用时酸味适宜为度;调配时重用芥末糊,以冲味突出为好;味精提鲜,是连接咸酸味与冲味的桥梁,使它们互相融合。但味精有降酸味的副作用,因此用量以在成菜后食者有感觉为限;芝麻油增香,用量以香味不压冲味为宜。
在调制过程中,将食盐、白酱油、醋、味精和匀,再加芥末糊(应将芥末用汤汁调散,密闭于盛器中,勿使泄气,临用时取出),调均匀后,再淋入芝麻油。由于此味较清淡,用作春夏两季的下酒菜肴的佐味最好。但此味一般宜配本味鲜美的原料,同时与其它复合味组合均较适宜。
该资料由会员「fanqing」推荐/供稿,来源:互联网公开渠道
免责声明:
1、本站作为一个公众分享型知识平台,旨在帮助大家可以更为方便快捷的搜索、查阅及交流厨艺技术,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,也无法对资料内容一一验证,仅供学习参考之用;
2、该内容由网友分享供稿,其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,如涉及文章内容、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与本站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