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宗菜与创新菜的概念、区别详解
正宗菜与创新菜的概念
“正宗”从词意上解释,“正”能译为不偏不斜,“宗”即是宗庙,同祖同族。菜肴中正宗菜的概念,是否可理解为某一地区、某一贵府家族,某一名店高手,继承了祖族优良的烹饪技艺,烹制出来的菜肴达到与众不同的独特风味。这就是所谓的正宗菜。求正宗者往往是遵循祖族的优良传统,发展祖族技艺特长,以祖辈烹饪的轨迹为研究学习的对象。为此求正宗者一般都比较保守,思想上时时受传统的束缚。
创新却是开创求新,敢于冲破正宗与传统思想的约束,善于寻求某种新菜肴的制作。创新者往往思想活跃,着眼于未来的发展,在汲取传统优良做法的基础上,不断开创新的菜肴款式。
正宗菜也在变化完善中
正宗菜自身不能因循守旧,固步自封,应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注入新的血液,吸取新的养份,使其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,立于不败之地。千百年来一成不变的正宗菜似乎不多见。《随园食单》宫庭名菜随着历史的推移,只能作为烹饪的史料去探讨研究,千百年前的名菜大多数早已被后来的佳肴所替代。所以正宗菜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,不断地改进和更新,否则将被时代的浪涛淹没和淘汰。闽菜中的“灵芝恋月婵”、“白雪鸡”、“三丝醉糟鸡”、“糟汁汆海蚌”,这些都是昔日的名菜。事隔数十年,现早已退出大雅之堂,连小饭店也很少见到。“糟钵头”汤汁浓醇,糟香扑鼻,是上海著名的特式菜肴。但此菜在大宾馆里早已被摒弃,这与此菜选用猪心、猪肝、猪肺、猪肠烹制有关。上海和平饭店康阿祥大师傅把糟钵头原料改为鱼翅、海参、干贝、蹄筋、火腿等,保持了糟香的特点,在器皿方面将粗糙的钵头改为精制的小盅,菜名改成糟八珍。就这样把传统正宗的名菜改造成风味依然如故,营养更趋合理的美馔佳肴,使垂危的正宗菜又恢复生机。由此可见,正宗菜不是一尘不变的,它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饮食的新需要,不断改进提高,更臻完美。
创新菜与改良菜的区别
所谓改良菜即是以传统正宗菜肴的制作为主,在原料、调料上作适当的改进,保留菜肴原有的风味特色。改良菜只是正宗菜发展过程中量变的现象。
譬如:在竹荪雪鱼汤里加入三花淡奶使汤汁更浓香乳白,更富有营养;麻婆豆腐降低辣、麻、咸的刺激度,使其有更广泛的适应性。象这些在做法上的改进和调味上的调整,并未摆脱正宗菜的本质属性。
创新菜借鉴了民族烹饪优良传统,同时又吸收了新的烹调技艺,跳出了正宗菜的框框自成一格。如“春蚕果”就是一道运用多种传统方法有机结合而成的创新点心。
综上所述,改良菜与创新菜有其质的区别,改良菜不能纳入创新行列。混淆了改良与创新的界线,既贬低了创新菜的意义,又降低了创新菜的自身价值。
创新菜的类型
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,新的食品原料不断涌向市场,新的烹调设备不断进入厨房,新的餐具不断出现,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高涨。这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,厨师应该不断地运用新原料,使用新设备、新器皿烹制出味感鲜美、营养丰富、款式新颖的菜肴,满足社会新的需要。
创新菜是厨师技艺和智慧的结晶。一般讲创新菜有如下几种形式:
其一、以新的原料,新的调料研制的创新菜。
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外开放,一大批新食品原料涌向市场,如新鲜的猴头菇、海斑肚、西兰菜、鸡软骨、猪寸骨、蜗牛、火鸡,以及许许多多家禽,家畜方面的优良品种和繁多的复合味调料投放市场。厨师应尽快地熟悉、了解这些新原料的性能,将这些新原料转化成新菜肴,满足消费者的需求,引导消费。如现有的畅销菜“蒜香猪寸骨”,一改以往“蒜香排骨”用西排烹制,改用猪寸骨,口感效果更胜于西排,客人食后反映良好;又如“干锅茶树菇海斑肚”,采用湖南辣妹子新的“猛辣型”辣椒酱,烹制后香辣爽口,回味无穷。
其二、运用新设备、新器皿开创的新菜肴。
新的烹调设备可开创新的烹调方法,新的烹调方法又可推出新的菜肴。中餐“炸”、“爆”、“炒”的名菜,无一不是在明炉亮灶上制作。而今烹制已有了新的加热形式,如电磁灶,微波炉,这种新型烹调设备既不同于辐射热的烘,又不同于以热气为介质的蒸,是一种新的加热成熟的方法,这种新的成熟加热方法可以开创新的菜肴。又如电磁炉,不仅用于厨房、也能置于餐桌,它除了能有火锅暖锅的作用,又具备随炉进行“煎”、“炸”、“贴”、“烙”的特点。
一个国家,一个地区的菜肴的方法总是有一定的局限性。外国烹制菜肴的方法也可借鉴。譬如,“铁板烧”的系列菜组,使菜肴静态变为动态,使无声变为有声。创新的“铁板黑椒牛柳”、“万寿松声”、“平声劈雷”、“铁板烧汁黄花鱼”、“铁板盐焗老蛏”等等以铁板为主题的菜肴,别有一番情趣,不仅能满足食者的味觉,而且从视觉、听觉、嗅觉上全面提高食欲。又如前段时期流行厦门各大酒店的“桑拿虾”、“石烹飞骨”、“冰镇九孔鲍”等,无不体现新的烹调设备,开创新的烹调方法,推出新的菜肴,这也是一种创新。
在盛器方面,中餐逐步吸取西餐分食制,将菜肴做成小件盛于精制小巧的器皿中,人手一盅,这也是启发创新的较好形式。例如用闽南特有的茶具器皿烹制的“龙凤功夫茶”。
其三、以科学为依据,以营养为指导的创新菜。
我国许多名菜都以单一原料烹制而成,营养不尽合理。当前世界饮食趋势是以科学为依据,以营养为指导。对照之下,我国有相当一部份的菜肴而面临着改造和提高,使中菜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保留长处摒弃不足,焕发出新的生机,赶上世界新的潮流。
其四,借鉴某种烹调方法,某种味型的创新
“烙”的烹调方法仍是西菜的一大特色。法式菜的“烙蜗牛”名扬世界,上海红房子西菜社一度在蜗牛缺货的情况下,以国产的蛤蜊为原料,借鉴西菜“烙蜗牛”的烹调方法,成为上海西菜社的首创名菜。现在中菜厨房中还借鉴西菜的烹调方法,创造出“烙青蟹”、“烙龙虾”、“香草烙扇贝”等一批烙制菜肴。
注重滋味,以味为本是中菜的一大特点,常言道:民以食为天,食以味为本。好的味型常常被借鉴,例如萝卜丝酥饼,是扬州名点,但是白萝卜往往是人们冬令进补的忌品,为了改变这一状况,有的厨师用新型的原料——金瓜丝代替萝卜丝,口味依然如故,成为全国第二次烹饪大赛中的金牌品种。借鉴某种烹调方法,某种味型特式的创新菜点甚多,不一一列举。
其五,药膳结合的创新菜。
中国烹饪与中国医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,都是祖国灿烂文化的瑰宝,“药膳”是我国医药与烹饪孪生姐妹的最佳结合。所以药膳应在中医师和烹调师的合作下,把药疗与食疗有机地结合起来,寓医疗于膳食之中。中医食疗被国外向往,在日本的中餐馆几乎都挂上中华疗理的牌子。中国的药膳研究方兴未艾,中菜在中医的指导下,一定会出现更多,更好的食疗菜。1987年,鹭江宾馆精心推出海鲜仿古药膳后,曾被美国华盛顿总统府白宫学者委员会主任陈香梅女士赞不绝口,其知名药膳佳肴“杜仲鱼唇”、“花雕醉虾”、“薏米蟹盒”、“瑶柱猴菇”、“当归鳗鱼”、“参杞龙虾”、“海马土龙”、“花雕人参灵芝酒”等等。
总之,随着人类的进步,社会的发展,饮食更需完善。创新应以传统为基础,创新又为正宗菜输入新的血液。我们在对待正宗与创新的态度上,不能偏倚,既要认真继承,发扬正宗菜,又要大胆地研究创新菜,让祖国烹饪的百花园里开放出更多、更艳丽的花朵。
该资料由会员「iceberg」推荐/供稿,来源:互联网公开渠道
免责声明:
1、本站作为一个公众分享型知识平台,旨在帮助大家可以更为方便快捷的搜索、查阅及交流厨艺技术,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,也无法对资料内容一一验证,仅供学习参考之用;
2、该内容由网友分享供稿,其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,如涉及文章内容、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与本站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。